五笔QOUQOU仓颉BFBF郑码RSUORSUO四角2780927809
结构上下电码35113511区位54435443统一码70997099
笔顺ノフ丶丶丶ノノ丶ノフ丶丶丶ノノ丶
基本字义
炙
1、烤:炙兔。焚炙忠良。炙手可热(热得烫手,喻权贵气焰很盛)。
2、911查询·新华字典
2、烤肉:脍炙人口(美味人人爱吃,喻好的诗文、事物大家都称赞)。
3、喻受到熏陶:亲炙(直接得到某人的教诲或传授)。
UNICODE
炙字UNICODE编码U+7099,10进制: 28825,UTF-32: 00007099,UTF-8: E7 82 99。
炙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造字法
会意:从肉、从火
English
roast, broil; toast; cauterize
基本词义
911查询·新华字典
◎ 炙
〈动〉
(1) (会意。从肉从火。小篆字形,肉在火上烤。本义: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
(2) 同本义 [broil;roast]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说文》。按,炮当作灼。
火傍作庶为炙字,凡傅于火曰燔,母之而加于火曰炙,裹而烧者曰炮。柔者炙之,乾者燔之。——《颜氏家训》
毋嘬炙。——《礼记·曲礼》。疏:“火灼曰炙。”
以烹以炙。——《礼记·礼运》
置匕首鱼炙之腹中。——《史记·刺客传》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3) 又如:炙煿(烤爆。比喻受折磨);炙肉(烤肉);炙羊(烤羊肉);炙鼠(烤鼠);炙鱼(烧鱼)
(4) 烧灼人体 [burn body]
翼侯炙。——《韩非子·难言》
炙胡巫上林中。——《汉书·戾太子传》。注:“烧也。”
而况于亲炙之者乎。——《孟子》
(5) 又如:炙面(烧灼面孔);炙灼(烧灼)
(6) 曝晒 [expose to the sun]
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与山巨源绝交书》
(7) 又如:炙灼(曝晒);炙浪(烤人的热浪);炙阳(让太阳曝晒)
(8) 受熏陶 [be nurtured]
久仰芳名,无由亲炙。——《红楼梦》
(9) 中药炮制法之一。把药材与液汁辅料同炒,使辅料渗入药材之内 [a way of make Chinese medicine]
炙甘草八分。——《红楼梦》
词性变化
◎ 炙
〈名〉
烤熟的肉食 [roast meat]
把吃剩的残羹冷炙,翻的各处都是。——《官场现形记》
常用词组
炙烤、炙手可热
炙【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石切,音隻。《說文》炮肉也。从肉,在火上。《詩·小雅·瓠葉傳》炕火曰炙。《書·泰誓》焚炙忠良。《疏》焚,炙,俱燒也。
又《詩·大雅》旣之隂女,反予來赫。《傳》赫,炙也。《疏》王肅云:我隂知汝行矣。乃反來赫炙我,欲有以退止我言者也。
又親近也。《孟子》况於親炙之者乎。《註》親近而薰炙之也。
又《玉篇》熱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之夜切,音蔗。義同。
又《唐韻正》古音之恕反。《枚乗·兔園賦》於是從容安步,鬭雞走兔,俛仰釣射,煎熬炮炙,極樂到暮。射音樹。
又叶陟略切。《詩·小雅》執爨踖踖,爲俎孔碩,或燔或炙。《朱傳》踖,叶七略反,碩,叶常約反,俱與末句萬壽攸酢酢字叶。
又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又《大雅》醓醢以薦,或燔或炙。嘉殽臄,或歌或咢。《朱註》薦,叶卽略反。《說文》籀文作。枚乘《菟園賦》。
说文解字
炙【卷十】【炙部】
炮肉也。从肉在火上。凡炙之屬皆从炙。,籒文。之石切
说文解字注
(炙)炙肉也。炙肉各本作炮肉。今依楚茨傳正。小雅楚茨傳曰。炙、炙肉也。瓠葉傳曰。炕火曰炙。正義云。炕、舉也。謂以物貫之而舉於火上以炙之。按炕者俗字。古當作抗。手部曰抗扞也、方言曰抗縣也是也。瓠葉言炮、言燔、言炙。傳云。毛曰炮。加火曰燔。抗火曰炙。燔炙不必毛也。抗火不同加火之逼近也。此毛意也。箋云。凡治兔之首宜。鮮者毛炮之。柔者炙之。乾者燔之。此申毛意也。然則鳧鷖、楚茨、行葦燔炙並言。皆必異義。生民傳曰。傅火曰燔。貫之加於火曰烈。貫之加於火、卽抗火也。生民之烈、卽炙也。禮運注曰。炮、裹燒之也。燔、加於火上也。炙、貫之火上也。三者正與瓠葉傳相合。然則炙與炮之別異又可知矣。許宗毛義。故炙下云炙肉也。用楚茨傳爲文。卽瓠葉傳之抗火曰炙也。不用瓠葉而用楚茨者、其字从肉。故取炙肉之文也。火部曰熹炙也、炮毛炙肉也、裘炮炙也、?置魚筒中炙也皆是。其引申之義爲逼近熏炙。如桑柔傳曰赫、炙也是。从肉在火上。有丳貫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之石切。古音在五部。○炙讀去聲則之夜切。一義一字耳。或乃別其義併異其形。長孫訥言曰。差之一畫。詎惟千里。見炙从肉。莫問厥由。輒意形聲。固當从夕。及其晤矣。彼乃乖斯。若靡馮焉。他皆倣此。據此知小徐本火部有炙字。云炙也。从火、夕聲。葢唐以前或用羼入許書。凡炙之屬皆从炙。
()籒文。徐鍇曰。今東京文有此字。豈謂東京賦與。今文東京賦作燔炙。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zak7 [客语拼音字汇] zag5 [海陆丰腔] chak7 [客英字典] chak7 [台湾四县腔] zak7 [梅县腔] zhak7 [陆丰腔] chak7
◎ 粤语:zek3 zik3
◎ 潮州话:zia3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炙 | 炙 | 暮 | 柘 | tjaːɡs | |
炙 | 炙 | 鐸 | 隻 | tjaːɡ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炙 | 柘 | 之夜 | 章 | 麻三開 | 禡 | 去聲 | 三等 | 開口 | 麻 | 假 | 去四十禡 | tɕi̯a | tɕĭa | tɕia | tɕia | tɕia | tɕia | cia | zhe4 | cjah | tjah | 炙肉周書曰黃帝始燔肉爲炙又之石切 |
炙 | 隻 | 之石 | 章 | 昔開 | 昔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清 | 梗 | 入二十二昔 | tɕi̯ɛk | tɕĭɛk | tɕiɛk | tɕiæk | tɕiᴇk | tɕiɛk | ciajk | zhi | cjek | tjek | ≆說文曰炮肉也从肉在火上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炙 | ꡆꡞ | ji | tʂi | 入聲 | |||||
炙 | ꡆꡦ | jÿa | tʂjɛ | 去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炙 | 質 | 照 | 齊微齊 | 齊微 | 入聲作上聲 | 齊齒呼 | tʂi | |
炙 | 柘 | 照 | 車遮齊 | 車遮 | 去聲 | 齊齒呼 | tʂiɛ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炙 | 蔗 | 之夜 | 十六蔗 | 遮 | 去聲 |
炙 | 隻 | 之石 | 七陌 | 庚 | 入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炙 | 跖 | 照 | 益 | 第七英影應益 | 陰入 | 燔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