緪 緪的意思 緪什么意思 緪的读音 緪的解释 緪字的意思 緪字什么意思 汉字緪的意思 緪字念什么 緪怎么读 緪字拼音 緪字组词

拼音gēng gèng 注音gēng gèng 注音ㄍㄥ ㄍㄥˋ
繁体部首糸部五笔XNGGXNGG仓颉VFPMMVFPMM郑码ZUBRZUBR
笔顺フフ丶丶丶丶丶丶丨一丨フ丶丶一フフ丶丶丶丶丶丶丨一丨フ丶丶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緪
1、同“縆”。
其他字义
緪
1、同“縆”。
UNICODE
緪字UNICODE编码U+7DEA,10进制: 32234,UTF-32: 00007DEA,UTF-8: E7 B7 AA。
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English
a rope
手机上查看汉字緪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后发送 U7DEA 或 緪 即可
康熙字典
緪【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廣韻》古恆切《集韻》《韻會》居曾切,音
。《說文》大索也。一曰急也。《玉篇》駃疾也。或作
。《廣韻》急張。亦作絚。詳絚字註。
又《廣韻》古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鄧切,音
。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緪【卷十三】【糸部】
大索也。一曰急也。从糸恆聲。古恒切
说文解字注

(緪)大索也。通俗文。大索曰緪。一曰急也。淮南子曰。張瑟者小弦絚。大弦緩。高氏注曰。絚、急也。王逸注九歌曰。絚、急張弦也。如月之恆傳曰。恆、弦也。本亦作緪。沈重古恆反。按手部揯、引急也。緪與揯音義皆同。从糸。恆聲。古恆切。六部。亦作絚。非从?之絙也。亦古鄧切。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en2 [宝安腔] hen2
◎ 粤语:gang1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絙 | 亘 | 元 | 桓 | ɡoːn | |
絙 | 亙 | 蒸 | 搄 | kɯːŋ | 同縆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絙 | 桓 | 胡官 | 匣 | 桓 | 桓 | 平聲 | 一等 | 合口 | 桓 | 山 | 上平二十六桓 | ɣuɑn | ɣuɑn | ɣuɑn | ɣuɑn | ɦuɑn | ɦʷɑn | ɦwan | huan2 | ghuan | huan | 緩也 |
絙 | 搄 | 古恒 | 見 | 登開 | 登 | 平聲 | 一等 | 開口 | 登 | 曾 | 下平十七登 | kəŋ | kəŋ | kəŋ | kəŋ | kəŋ | kəŋ | kəŋ | geng1 | kong | kong | 上同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緪 | ꡂꡜꡞꡃ | gʰing | kəŋ | 平聲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絚 | ![]() | 胡登 | 十八庚 | 庚 | 平聲 |
絚 | 亙 | 居鄧 | 十八敬 | 庚 | 去聲 |
新华字典为您提供《緪》字意思读音、组词解释及笔画数,念什么。緪,緪的意思,緪什么意思,緪的读音,緪的解释,緪字的意思,緪字什么意思,汉字緪的意思,緪字念什么,緪怎么读,緪字拼音,緪字组词,緪字笔顺,緪字五笔,緪字部首,緪字四角号码,緪字仓颉编码,緪字电码,緪字区位码,緪字成语,緪字翻译
新华字典
笔画查字
偏旁部首查字
汉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