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笔FOTJFOTJ仓颉GKLMIGKLMI郑码BNMIBNMI四角4813648136
结构上下电码58265826区位83078307统一码87AB87AB
笔顺一丨一ノ丨ノ丶ノ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一丨一ノ丨ノ丶ノ一ノ丶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字义
螫
1、有毒腺的虫子刺人或动物。
其他字义
螫
1、义同(一),用于口语。
UNICODE
螫字UNICODE编码U+87AB,10进制: 34731,UTF-32: 000087AB,UTF-8: E8 9E AB。
螫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造字法
形声:从赦、虫声
English
poison; sting; poisonous insect
基本词义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 螫
〈动〉
(1) 毒虫或毒蛇咬刺 [sting]
自后人有为蜂螫者,挪芋梗傅之则愈。——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螫手(咬手);螫刺(扎,刺);螫毒(蜂、蝎等以尾针螫刺行毒。比喻毒害);螫噬(毒虫刺人和野兽咬人);螫虫(尾部有毒针可刺人的虫)
(3) 因恼怒而加害 [do harm]
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韩非子·用人》
(4) 又如:螫搏(螫刺和攫取。毒害人民);螫蝎(用毒刺刺人的蝎子。比喻可怖的事或狠毒的人)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常用词组
基本词义
◎ 螫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螫【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911chaxun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蟲行毒也。《詩·周頌》莫予荓蜂,自求辛螫。《史記·淮隂侯傳》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之致螫。《班固·西都賦》盪亡秦之毒螫。
又《周禮·山師註》螫噬之蟲獸。劉音呼落切。《史記·田儋傳》蝮螫手則斬手。《索隱註》螫,音臛。
又《史記·魏其傳》有如兩宮螫將軍。張晏讀郝,火各切。
又《集韻》式夜切《唐韻古音》音赦。《韓詩》自求辛螫,作赦。《廣韻》亦作蠚。
说文解字

螫【卷十三】【虫部】
蟲行毒也。从虫赦聲。施隻切
说文解字注

(螫)蟲行毒也。周頌曰。自求辛螫。古亦叚奭爲之。史記有如㒳宮螫將軍、漢書作奭將軍是也。或云䖧音知列切。亦作蜇。从虫。赦聲。施隻切。古音在五部。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海陆丰腔] sit7 (diau1)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xiag5 [台湾四县腔] sit7 (diau1) [梅县腔] sit7
◎ 粤语:cik1 sik1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螫 | 赤 | 鐸 | 釋 | qʰjaːɡ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螫 | 釋 | 施隻 | 書 | 昔開 | 昔 | 入聲 | 三等 | 開口 | 清 | 梗 | 入二十二昔 | ɕi̯ɛk | ɕĭɛk | ɕiɛk | ɕiæk | ɕiᴇk | ɕiɛk | ɕiajk | shi | sjek | sjek | 蟲行毒亦作[蠚/螫]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螫 | ꡮꡞ | shi | ʂi | 入聲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螫 | 釋 | 施隻 | 七陌 | 庚 | 入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螫 | 勅 | 穿 | 益 | 第七英影應益 | 陰入 | 蟲行毒也詩自求辛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