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笔TWIKTWIK仓颉HEYRHEYR郑码MFIJMFIJ四角2196021960
结构左右电码78117811区位80048004统一码9ECF9ECF
笔顺ノ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丨一丨フ一ノ一丨ノ丶ノ丶丨丶一ノ丶丨一丨フ一
基本字义
黏
1、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UNICODE
黏字UNICODE编码U+9ECF,10进制: 40655,UTF-32: 00009ECF,UTF-8: E9 BB 8F。
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黍、占声
English
stick to; glutinous, sticky; glue
基本词义
◎ 黏
〈动〉
(1) 粘连;胶合 [adhere;glue;paste;stick]
黏,相着也。从黍,占声。字亦作粘。——《说文》
黏,合也。——《苍颉篇》
则无黏滞之音矣。——《礼记·乐记》
(2) 又如:黏贴(黏附张贴);黏带(黏连牵挂);黏补(修补);黏接(黏合连接)
(3) 贴近;接贴 [press close to]。如:黏天(贴近天,仿佛与天相连);黏空(耸入高空,仿佛与天相连)
911查询·新华字典
词性变化
◎ 黏
〈形〉
具有黏性的。同“粘” [glutinous;sticky]。如:黏米;黏土;黏湿(黏糊潮湿)
黏【亥集下】【黍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5画

911查询·新华字典
《唐韻》女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尼占切,音䬯。《說文》相著也。《廣韻》黏麴。
又《韻會》亦作溓。《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註》鄭司農云:溓讀爲黏。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樂浪郡黏蟬縣。
又《正韻》尼欠切,聶上聲。《集韻》䵒也。《正韻》膠黏。
又稠也。俗作粘。
说文解字

黏【卷七】【黍部】
相箸也。从黍占聲。女廉切
说文解字注

(黏)相箸也。有叚溓爲黏者。如攷工記雖有深泥亦弗之溓也是。从黍。占聲。女廉切。七部。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a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2 [客英字典] ngiam2 [宝安腔] ngiam2 [陆丰腔] zham1 [台湾四县腔] ngiam2 [梅县腔] ngiam2 [东莞腔] zam1
◎ 粤语:nim1 nim4 zim1
◎ 潮州话:娜奄1 [潮州]罗奄1 ,niam1 [潮州]liam1 [澄海]niang1
上古音系
字頭 | 聲符 | 韻部 | 對應廣韻小韻 | 擬音 | 註解 |
---|---|---|---|---|---|
黏 | 占 | 談 | 黏 | nem |
廣韻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調 | 等 | 呼 | 韻系 | 韻攝 | 廣韻目次 | 高本漢 | 王力 | 李榮 | 邵榮芬 | 鄭張尚芳 | 潘悟雲 | 蒲立本 | 推導現代漢語 | 古韻羅馬字 | 有女羅馬字 | 註解 |
---|---|---|---|---|---|---|---|---|---|---|---|---|---|---|---|---|---|---|---|---|---|---|
黏 | 黏 | 女廉 | 孃 | 鹽B | 鹽B | 平聲 | 三等 | 開口 | 鹽B | 咸 | 下平二十四鹽 | ni̯ɛm | nĭɛm | njɛm | niæm | ɳɣiᴇm | ɳɯiɛm | ɳjiam | nian2 | nriem | nyem | 黏麴女亷切三 |
蒙古字韻
字頭 | 八思巴字 | 八思巴字 修正 | 八思巴字 其他形式 | 音譯 | 音譯 修正 | 音譯 其他形式 | 擬音 | 聲調 | 註解 |
---|---|---|---|---|---|---|---|---|---|
黏 | ꡇꡠꡏ | ñem | ȵɛm | 平聲 |
中原音韻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四呼 | 寧繼福 | 註解 |
---|---|---|---|---|---|---|---|---|
黏 | 鮎 | 泥 | 廉纖齊 | 廉纖 | 陽平 | 齊齒呼 | niɛm |
洪武正韻牋
字頭 | 小韻 | 反切 | 韻目 | 韻部 | 聲調 |
---|---|---|---|---|---|
黏 | 黏 | 尼占 | 二十二鹽 | 鹽 | 平聲 |
黏 | 黏 | 尼欠 | 二十二豔 | 鹽 | 去聲 |
分韻撮要
字頭 | 小韻 | 聲母 | 韻母 | 韻部 | 聲調 | 註解 |
---|---|---|---|---|---|---|
黏 | 占 | 照 | 兼 | 第二十兼檢劍劫 | 陰平 | 穀名 |